原文:
晨起動征鐸,
客行悲故鄉(xiāng)。
雞聲茅店月,
人跡板橋霜。
槲葉落山路,
枳花明驛墻。
因思故陵夢,
鳧雁滿回塘。
注釋:
- “商山”又名楚山,位于陜西境內(nèi),為詩人行經(jīng)之地。
- “征鐸”:古代旅行時,馬脖子上掛的鈴鐺,用來提醒行人前方有危險或提醒其他行人。
- “雞聲”指的是清晨的雞鳴之聲,是旅人啟程的信號。
- “槲葉”是一種喬木的落葉,此處借指秋天的景色。
- “枳花”是一種灌木的花卉,此處用來描繪驛站的墻壁,增加畫面的生動感。
- “杜陵夢”是思鄉(xiāng)之夢,杜陵即指長安,是詩人的故鄉(xiāng)。
- “鳧雁”指的是野鴨和大雁,象征著家鄉(xiāng)的安寧與和平。
譯文:
清晨,東方的天空剛露出魚肚白,遠行的馬隊傳來了陣陣鈴鐺聲。羈旅他鄉(xiāng),思念著生我養(yǎng)我的故鄉(xiāng)。雞鳴頭遍,一輪彎月還掛在旅店房頂上,早行的人們踏著木板橋上白色的露霜。山路上,槲葉紛紛,仿佛穿上了秋裝;驛站外,枳花鮮艷,掛滿了院墻。盡管云游四海,但念念不忘的仍然是魂牽夢繞的故鄉(xiāng),夢想中,成群結(jié)隊的鳧雁飄浮在家鄉(xiāng)的山坪塘。
鑒賞:
晚唐大詩人溫庭筠的這首《商山早行》被收入中小學教材,其過人之處顯而易見。正如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在與梅堯臣探討唐詩時,曾有這樣的評價: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,傳言外之意卻在文中。這正是《商山早行》的藝術(shù)感染力,它穿透千年,光照古今。
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描繪,展現(xiàn)了早行的艱辛與思鄉(xiāng)之情。詩人以清晨的雞鳴、月掛樹梢、人跡板橋霜等生動的畫面,營造出一種凄清、寂寥的氛圍,進一步加深了思鄉(xiāng)之情。同時,詩中的槲葉、枳花、鳧雁等元素,不僅增添了畫面的美感,更寓意著詩人對故鄉(xiāng)的深深眷戀。
整首詩,情感真摯,語言質(zhì)樸,畫面生動,是溫庭筠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唐詩中的佳作。它以其獨特的藝術(shù)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內(nèi)涵,吸引了無數(shù)讀者的喜愛和贊賞。